︿
Top

美日汽車關稅協議落地:15%新關稅上路,車廠壓力猶存

瀏覽次數:357| 歡迎推文: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

科技產業資訊室(iKnow) - 黃松勳 發表於 2025年9月17日
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

圖、美日汽車關稅協議落地:15%新關稅上路,車廠壓力猶存

美國與日本的最新貿易協議於2025年9月中正式生效,將日本汽車與零組件輸美的關稅降至15%。雖然這一變動相較於先前27.5%的懲罰性關稅已顯著減輕,但仍遠高於早前僅2.5%的基準水準。對日本汽車業者而言,這項調整可謂「止血」,卻難以完全消弭壓力,特別是對出口依賴度極高的日本經濟來說,挑戰依舊嚴峻。

回顧過去一年,美國以「國家安全」為由,急遽提高汽車及零件的進口稅率,導致日本車廠利潤大幅受損。豐田(Toyota)曾預估,單是高關稅就可能使營收減少達100億美元。如今關稅雖有所回調,但業界普遍認為新制度仍將侵蝕獲利。各大車廠正積極思考如何分散市場與調整產品策略,以在美國這一關鍵市場保持競爭力。

這份協議的達成,背後有日本對美方的重大讓步。日本政府承諾將設立一個高達5,5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基金,同時加大農產品與軍備的進口,甚至包括採購100架波音飛機及探索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合作。這些舉措顯示出日本為了降低汽車業關稅壓力,願意以其他領域的龐大投資作為交換條件。

然而,這筆龐大的投資承諾卻並非毫無疑慮。美日雙方對基金性質的描述並不一致,美國商務部長甚至公開警告,若日本未能落實資金注入,未來仍可能面臨更高關稅。此舉無疑使協議的穩定性蒙上陰影,也讓企業界對長期政策走向保持觀望。

在出口數據上,2024年日本對美汽車出口總額約達6兆日圓(約410億美元),若加計零組件,總量占其對美出口的三分之一。汽車產業不僅是日本出口支柱,更牽動期國內大量就業與薪資水準。換言之,即便新關稅制度相對緩和,對產業與宏觀經濟的衝擊仍不容小覷。

此次的美日談判也與全球貿易格局密切相關。美國已將相同的15%關稅水準延伸至歐盟與南韓汽車,對英國汽車則設有10%的特定配額。這顯示川普政府的「互惠關稅」政策正在逐步建立一套分國別的制度,試圖在保護主義與市場開放間尋找新的平衡點。

對美國而言,此舉除了保障本土汽車產業之外,更藉由引導外資投資與增加農產品出口,爭取更廣泛的經濟利益。對日本而言,則是以付出沉重代價來換取汽車產業的生存空間。雙方互動凸顯出在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氛圍下,談判往往不僅止於單一產業,而是跨越投資、農業與能源等多重層面。

最終,美日汽車關稅協議雖緩解了部分緊張局勢,但並未徹底解決矛盾。對日本汽車產業而言,15% 的稅率仍是沉重負擔,對美國而言,協議更多反映其「交易性外交」思維。未來關鍵在於雙方如何履行投資與採購承諾,並在更廣泛的全球貿易談判中找到長遠平衡。(985字)


參考資料:
Japan Tariff Cut Takes Effect Tuesday: US Lowers Duties On Cars, Light Trucks And Auto Parts To 15%. StockTwits,2025/9/15
Trump's lowered 15% tariff on Japanese autos goes into effect. The Mainichi,2025/9/16
US kicks off 15% tariff on imports of Japan automobiles. NHK,2025/9/16
US tariff of 15% on Japanese auto exports to take effect Tuesday. The Business Times,2025/9/16

 
歡迎來粉絲團按讚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聲明】
1.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,僅為提供更多訊息,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
2.著作權所有,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、複製、儲存、傳播或轉載,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。